Madeleine /mad.lɛn/★ 玛德莱娜;玛达肋纳
注:另请参见 Madeline(玛德琳)。
注:根据“名从主人”的译名原则,法语名 Madeleine 不宜译作“玛德莲”。
注:新华社译名室作“马德莱娜”,但译界习惯将女名首字的“马”替换作“玛”(如 Marguerite 玛格丽特,Marie 玛丽),因此建议译作“玛德莱娜”。
玛德莱娜○拟定译名
» Madeleine de Scudéry 玛德莱娜·德·斯居代里(1607—1701)
» Madeleine Paulmier 玛德莱娜·波尔米耶(17??—),法国女仆,据传发明或改进了一种形似贝壳的金黄色小蛋糕,通称玛德莱娜蛋糕(madeleine)。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在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又译《追忆似水年华》)首卷《去斯万家那边》(Du côté de chez Swann)中提到,叙事者无意间品尝到浸泡椴树花茶的玛德莱娜蛋糕,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故“普鲁斯特的玛德莱娜蛋糕”(madeleine de Proust)用于指代触发回忆的事物,有时也被误用于指代心爱的事物。
» Madeleine 玛达肋纳,全称玛利亚玛达肋纳(Marie-Madeleine / Marie de Magdala),正教称玛利亚·玛格达利尼,新教称抹大拉的马利亚,玛格达拉人。据《路加福音》八章载,玛利亚玛达肋纳蒙耶稣救治从身上赶出七个魔鬼,心怀感恩追随服侍耶稣。耶稣受难临死时,玛利亚玛达肋纳仍侍立在十字架之下,并且协助埋葬了耶稣。据《马尔谷福音》十六章、《若望福音》二十章载,耶稣复活后,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公教会和正教会每年7月22日庆祝她的瞻礼。
据传玛利亚玛达肋纳起初生活放浪,以出卖肉体为业,受耶稣感化后归回正道,故玛利亚玛达肋纳传统上被视作失足妇女的主保圣人。近代西方多设有“玛达肋纳修道院”(couvent de la Madeleine)或称“玛达肋纳洗衣场”(blanchisserie de la Madeleine),用于收治、教育被视作品德败坏的女性。
巴黎第八区有玛达肋纳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1763年奠基,1842年献堂,1991年作为巴黎塞纳河畔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